每年的三月十七日是聖派翠克節,這是愛爾蘭的節日,在愛爾蘭是國慶日,在其它國家則是非國定假日的節日。
美國是愛爾蘭人移民最多的國家,每年這個時候,滿街滿道都是綠色的裝飾品,許多大城市也也遊行慶典。
今年在費城的遊行訂在三月十號,天氣難得晴朗,我和大頭就去湊熱鬧。
愛爾蘭的男人也穿格子裙耶。
有小朋友跟著大人一起奏樂。
小販推著掛滿相關物的商品叫賣。
費城美術館前面的班哲明大道都封鎖了,只為遊行。
中飯隨便在路邊買個熱狗吃。吃飽繼續看遊行。
所以蘇格蘭和愛爾蘭都穿裙子嗎﹖老實說我分不太出來有沒有不同處﹖連傳統音樂聽在我耳朵裡也是一樣的。
路上有人發綠色的珠串。
人並沒有很多,我本來以為會很擠,結果沒有,一條路很長,觀賞的人都是一邊散步一邊看。
這類遊行並不是都有什麼花車表演,很多時候就是一些愛爾蘭裔的團體帶著家人走出來揮手,很驕傲的告訴大家,他們是愛爾蘭人。
老到坐輪椅也要出來揮手。輪椅和小孩推車一起出動。
舞蹈學校也出來,一邊遊行一邊表演愛爾蘭傳統舞。
辣妹,但是她們怎麼好像是剛下班的酒吧服務生﹖就這四個走出來,一副不小心走到遊行路上的感覺。
裝扮成聖派翠克主教的模樣。
不同顏色的格子裙。
難得封街,可以走在大路上不怕車子。這條路是我在費城市中心最喜歡的一個地區。幾個博物館都在這裡,還有市立圖書館,市府也很近,走路就能到好多地方。又乾淨又安靜。
我們都有穿應景的衣服哦。我還特地前一晚去買了上衣,結果綠色的地方褪色,染得我內衣都變成綠色了。
還沒注入水的噴水池,小孩們都在爬上爬下。
小孩們.......
晚上走回中國城吃一家,評價很好的串燒店,卻讓我非常失望。火候控制不好,份量很少,每樣東西吃起來都是一個味道,沒有任何特殊的醬汁或是調味。
難道評價好都是因為這裡的人沒吃過串燒嗎﹖
西方人讓我覺得很有趣也很好奇的一個特性就是,他們遵崇個人主義,但是不代表他們會忘本。
當我們華人死抓著什麼傳統習俗,深怕一改變就會失去。西方人不停地在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社會習慣,但是,他們不會忘記自己是從哪裡來。即使他們是美國人、不會說家族根源的母語,但是你問他們,你的家族是從哪裡來,他們幾乎一定都知道,都能回答你。就算平日吃漢堡牛排,但是他們家裡一定有一兩道家族的料理流傳。
如果一個華人孩子說,他不會中文、他不愛吃米飯、他覺得自己是美國人,他一定會被老一輩的人數落,這樣是忘本。
但是,為什麼西方人沒有這種問題?
你知道自己的家族從哪裡來,不代表你就要守著一陳不變的傳統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