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是沒有喝過珍珠奶茶的。
我所謂的小時候是指1995年來美之前。
在成長的年代,普遍是在吃挫冰時加粉圓,或是會去買愛玉冰青蛙下蛋。
國中的時候會和朋友買泡沫紅茶,那大約是現在滿街賣珍珠奶茶的前身,幾乎沒有坐位,就是一個櫃檯賣飲料,一個洋娃娃造型的機器可以快速的上下搖動類似搖酒器的杯子替代手搖。
當時有同學神秘兮兮的帶我去買神奇的飲料,結果叫了一杯木瓜牛奶。國中的女生,對發育很在乎。
除了專門賣飲料的小店外,那年代最熱門的年輕人聚集地就是茶亭,學校外面就有一家小歇茶亭。放學了不想回家就去泡小歇,泡到老闆認識我們這一群小鬼頭,直接到櫃檯後面端菜端飲料,當當免費雜工。
以前的觀念,沒事泡在茶亭咖啡店的都是無所事事的複雜份子。當時的學校有夜間部,很多夜間部的學生在上課前也泡在小歇裡面聊天、抽煙,因此家長們都很不喜歡我們去這類地方。
不過青少年也就是越不讓做的事情越要去做。茶亭依舊塞滿了同校的學生。
之後我來了美國,每次回台北都發現漸漸的在路上不再看見這類茶亭,取而代之的是如雨後春筍的珍珠奶茶店和文青咖啡館。
所以其實………我很不會叫珍珠奶茶。
什麼紅茶綠茶奶蓋布丁多多少糖少冰諸如此類,對我而言就是考驗,我這就只是要喝個奶茶怎麼那麼難?
大學的時候美國開始興起波霸奶茶,但是那時候也簡單的大小杯、什麼口味兩個問題,我這年紀何曾經過點個飲料要打行話的洗禮。
現在美國的珍珠奶茶店也像台灣一樣,點杯茶要回答十個問題,幸好我對含糖飲料的興趣不大,一直以來都很少光顧這些飲料店。在美國那麼多年,連包子饅頭都能自己做,就是沒做過珍珠奶茶。現在到處都能看到賣珍珠奶茶的品牌工夫茶 Kung Fu Tea,我一次也沒去過。
這次回台北帶著張先生,感覺膽子大了點,跑去點什麼黑糖珍珠的飲品,似乎就是牛奶加上黑糖熬煮的珍珠,變成甜牛奶的飲料。
沾沾自喜自己也跟上流行,喝上年輕人的飲料了。
可我還是比較喜歡Wawa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