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這件槍擊事件一直在我心裡起起落落,對於兇手的心態我時而了解時而不解。我想,一個人的個性和家庭教育真的對一個人表現出來的舉動有很大的影響。在國外生活的人們,有哪個沒有遭到歧視過﹖有哪個沒有在學校被欺負過﹖有哪個沒有被其它種族推到牆角過﹖有哪個沒有在言語上被譏諷、被取笑、被刻板化過﹖但是,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使然,有些人努力的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讓這些灰暗的經驗變得動力。而有些人,卻讓這些經驗變成恐怖的怪獸﹔不管他們到哪裡做什麼,都如影隨行。

兇手的種族,可能是一個起因,但也可能不是﹔在美國的學校,因為種族被欺負的人絕對不會多於因為其它原因而被欺負的人。那些在教室走廊上被高大學生丟紙團、要錢、拉內褲、甚至脫衣服的學生,絕大部份是非外來人口,原因幾乎都是因為他們個性懦弱、自信不足、膽小、和不是熱門人物。

兇手是因為種族還是個性而被欺負﹖我不知道,而我也不想知道。

我只知道,他挖了一個洞,創造了一個地獄,讓仇恨變成生活的一部份,讓不滿變成他唯一的態度,讓攻擊變成他的行為,讓殺人變成他以為可以解脫的成就。

他是個殺人兇手,無庸至疑,但是,卻是一個非常可憐的兇手。

我不認為,討論原因能有任何結果,我不認為,了解他的背景能對以後可能發生的事件有任何幫助,因為,這些都無法改變其他人。

我想,如果我們可以開始,用比較容忍的目光去看身邊的人,用比較體諒的心情去接受別人,用比較勇敢的姿態去伸出援手。如果我們能開始多說「謝謝」,如果我們能多微笑,或許可以讓很多自以為生活在地獄的人覺得,世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殘酷。

如果我們能夠教育我們的孩子懂得關心別人,懂得接受和自己不同的人和事物,懂得尊重他人的選擇,懂得將自己和別人放在平等的地平線上,或許,學校的欺弱者會少一些,或許,那些個性懦弱的孩子會活得更無恐懼,然後再或許,我們的社會會變得和平溫暖一些。

這是一個理想的烏托邦,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嘗試往那個方向前進,理想永遠都只是理想,而事情永遠都不會好轉。如果我們能從現在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rley  的頭像
    Shirley

    Shirley的魚是說院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