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海的第二天,我們各自去了公司拜訪,解決我們這次上海行最大的目的。但是,這是我最暴怒的一天。因為我們都沒有上海手機,只有在香港機場買的香港號碼,在上海是可以用,但是很麻煩,要轉幾次號碼才打到。所以我跟大頭說,你要打給我,讓我知道你什麼時候可以回到我公司這邊跟我碰面。我公司的小姐幫大頭叫了計程車,他就離開了。然後這個人...就不見了。不見了,整整六個小時。我跟公司的人吃完中飯,就很尷尬的坐在人家辦公室裡面大眼瞪小眼,想走,又怕大頭回來找不到我。最後下午四點,他回來了,說...不好意思打電話﹗﹗我簡直要飆髒話了,難道你說句抱歉我打個電話,會很失禮嗎﹖結果這一天就這樣浪費了,我只去了靜安寺。
靜安寺,位于靜安區南京西路。原叫「滬瀆重元寺」,創建於三國時代東吳赤烏十年(247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曆史。唐代時改名為「永泰禪寺」,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才開始稱靜安寺。原在吳淞江北岸,因江潮泛濫,危及寺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移建蘆浦沸井畔(現為南京西路)。元、明以后,屢修屢圮,現存建筑為清光緒六年( 1880年)重建。
我去的時候靜安寺的正殿在裝修,很可惜。要觀看正門景色,要到馬路對面整個大門正面。
屋頂上面有獸像,每個殿的屋頂都是不同的獸。
我忘記這是哪個殿,供奉的是觀士音菩薩。
這個可能就是玉佛,但是那個時候有人在參拜,我沒有靠近詳細的讀簡介。
裡面有一座鐘樓和一座鼓樓。裡面沒有開放。這是鐘樓。
我將相機貼上玻璃門照裡面,真的好大的鐘。
鐘樓樓下是開放的,往上看就能看到一口大鐘。
這是鼓樓,和鐘樓相對。
裡面就是一座大鼓。
靜安寺的窗櫺往外看,後面是現代化的大樓。衝突的景象,難說是一種美,但是是上海隨處可見的風景。
屋檐懸掛著這些小鐘,上面有風調雨順之類的刻字。
一座殿的二樓。那些樑柱上面的木刻,都好漂亮好溫潤。仿彿一摸上手,就能帶我回到那個古老的時代。
寺院中間有一口大爐,有個小孩朝上面丟銅板,想從中間丟進去。我記得古時後在一些寺廟有這個說法,能穿過,願望就能實現。小孩丟了幾次,終於穿過了。
去之前,我並沒有找過資料,因此看了什麼都不是很清楚,回來後找了資料,很想再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