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應該算是蒙特婁最知名的教堂了,Basilique Notre Dame de Montreal,聖母聖殿。當年Celin Dion就是在這裡舉行她的世紀婚禮,因為教堂實在太富麗堂皇了,許多情侶趨之若騖,寧可排隊數年也要在這裡舉行婚禮。

這裡也是我們前一天晚上看聲光秀的教堂,前一天晚上太黑加上教堂前面的廣場在施工,我們找了一會才找到教堂。

拜訪當天是禮拜天,教堂只在下午三點才開放參觀,因為早上有彌撒。一進門就倒抽一口氣…………金光閃閃呀。教堂以金色藍色為主,天高的天花板上面有數個玻璃圓頂,挑高至二三樓的樑柱彫滿藝術花樣和彫像,藍色基礎的地方都用金漆描繪出滿滿的花樣。

到處都是木彫,沒有一絲空白處。

最前面的祭臺是一座城堡樣式的塔,一層一層的彫刻品。後面圍繞著天使。

寶塔最上面的十字架。

教堂一邊的樓梯,也是滿滿的木彫作品。華麗精細。

這個教堂等於見證了蒙特婁的歷史,當年的新移民帶來了當地原住民教育和醫療,也帶來了宗教信仰,建立了這座教堂。因此在這教堂裡面的玻璃窗花和畫作都是有關當時的故事,而不是聖經裡面的故事。

這些當年開發蒙特婁的故事在聲光秀上面都有講述。

這是據說北美最大的管風琴。

在教堂裡面一定會有這些蠟燭讓人民點,不過要捐獻,旁邊一個小木箱投錢進去,沒有人看管或是計算,相信大家的誠心和善良。

參觀完這座教堂,不知道為什麼,其實我在想,雖然當年歐洲來的新移民帶給了當地原住民豐厚的知識和醫療幫助,在當年荒涼困苦的環境中相信上帝給予的力量,最終開放了這個城市,建立了這座教堂,但是,我只是在想,但是,當地原住民本身的知識和信仰呢?當年的原住民,是否必須選擇放棄自己的信仰去教堂,才能換得醫療和教育的照顧?

這樣的一座教堂,花費何止千百萬,那些錢是否能更充裕的照顧到更多的人民呢?上帝,是神,應該是超越人類,為什麼祂需要一座又一座華麗的教堂讓人民去敬仰?人民隨時隨地需要祂,都應該能和祂對話,而無須用盡財產去蓋這些華麗的建築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rley  的頭像
    Shirley

    Shirley的魚是說院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