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維也納到薩爾斯堡,正常來說是四個小時的車程,但是,因為我們迷路,開了六個小時才到,也因此,我的計劃被打亂的一塌糊塗。
我們是住由台灣林姓家庭開的Pension Jahn旅館,在台灣的網路上許多人都推薦,說地理位置尚好,價格便宜,語言又通,老闆也熱心。
我當然是以價格為優先,而他的價格對雙人房帶衛浴來說真的不錯,再加上有停車位。旅館地理位置其實不差,附近有商店和超市,車站也只要走個五分鐘左右。不過要到舊城區,就比較遠,坐公車最快捷,走路也可,但是要差不多半個小時的腳程(散步的速度)。
除了在公路上兩個小時的走錯路,我們在Salzburg裡面也迷了至少一個小時的路,歐洲老城因為地小路窄,路都是沿著原本的建築物而鋪,幾乎沒有所謂的直路,常常一條路走下去,就變成不同的路到了不同的區。焦急的大頭問了好多人,才終於找到我們的旅館。我們登記後飛快的放下行李然後和旅館主人買了Salzburg Card,再飛快的跳上公車到了舊城區,那時候已經是超過下午五點了。
我原本計劃兩點就能到Salzburg呢。
大部份的景點都是五點關門,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七點才關門的城堡。Salzburg Card有包涵一次纜車和城堡門票。一路上的疲勞加上心慌,笑都笑不出來。
城堡就在舊城區,矗立山頭,能俯覽整個舊城區。
裡面的一個木偶博物館,展出一些古董木偶。
小小的,說是博物館還不如說時展覽室。有描述製造木偶的過程,和一些百年歷史的木偶。
怎麼嚇到臉都糊了????
因為有一個窟顱頭木偶在裡面。
薩爾斯堡是奧地利第四大城,也是奧地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Salzburg的意思就是鹽堡,而薩爾斯堡主教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壟斷鹽的銷售。公元699年巴伐利亞公爵將薩爾斯堡獻給第一任主教,798年此地升為總主教駐地,管轄幾乎包括整個老巴伐利亞地區。
薩爾斯堡著名的要塞在1077年開始興建。1329年在總主教的授權下,薩爾斯堡逐漸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內的一個獨立國家。1525年至1526年,薩爾斯堡爆發了持續3個月之久的農民和煤礦工人起義,起義農民圍攻薩爾斯堡要塞,要求減輕負擔、廢除農奴制和恢復他們的基本權利。
因為這裡的主教把持了鹽的銷售,所以非常富有,不單是城堡要塞華麗,還另有給情婦建造的別宮。
城堡要塞展出的古董手槍,鑲金配銀,真是金光閃閃呀。這些主教的上帝,有要他們佩戴華麗的手槍防身嗎﹖他們是為了保護信仰還是權力﹖
一座上鎖的老門。
雖然城堡要塞七點才關門,但是很多區都已經上鎖,包括很想看的儲鹽塔。真是可惜,那簡直算是主教的金庫呢。
離開城堡後,山腳下有一個小花園(﹖),我們跟著幾個老太太進去,才赫然發現是聖彼得教堂的墓園,但是其實教堂早關門了,所以我們才走幾步就讓管理人請出去,又是可惜沒看到人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