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每次來歐洲都暗自下決心,這次絕對不要再爬樓梯,我再也不要爬樓梯………
是說,這就是命呀,當我在St. Peter's Basilica外面排了三十分鐘的安檢後,就跟鬼打牆一般的徑自往前走,然後順著一條根本沒什麼人的路,去買了票(明明大教堂是免費參觀),然後就這麼莫明其妙的變成去參觀大教堂的圓頂和高塔……

IMG_0226

 我還很得意的買了有電梯的票,結果那個電梯只到半路,要上去還是得自己爬。

IMG_0218

累到我自己玩壁咚,我到底是為了什麼次次到歐洲都要爬樓梯看高塔﹗﹗﹗

IMG_0220

上去後,風又大,又冷又餓。我原本真的只是想去看教堂的,室內.....教堂裡面,真的沒有很想爬樓梯

IMG_0223

 看表情就知道我非常不爽。

IMG_0221

要是天氣好也就算了,那天卻是下雨颳風,可能就是因為天氣不佳剛好又是淡季,所以我們爬了全程的樓梯只碰到兩三個遊客,還問我們還要爬多久,啊你看我臉是覺得我會知道嗎﹖我也是悶著頭爬呀。

IMG_0967

聖伯多祿大殿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廣場是由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所設計,有兩重柱郎圍繞,進入廣場就如同被母親的雙臂環繞。

IMG_0970

聖伯多祿大殿是免費入內參觀(爬高塔要另外買票),但是安檢隊伍很長,我們排了半個多小時,如果是旺季來可能又是一兩個小時跑不掉。排完安檢後入內,大背包要去寄放,三角架我記得也不准帶入內。寄放背包的地方有洗手間可以使用。11月算秋冬季,沒人會穿短小的夏衣,但是如果是夏季來,這些教堂都有嚴格的服裝規定,不能穿細肩帶,也不能穿短褲短裙,不能穿露腳趾的涼鞋。

IMG_0947

聖伯多祿大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可容納超過六萬人,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IMG_0952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多位建築師與藝術家都曾參與聖伯多祿大殿的設計,教堂內保存有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壁畫與雕刻。

IMG_0982

 祭壇和聖體傘,貝尼尼所設計。

IMG_0995

 The Pietà聖殤,米開朗琪羅唯一一件有署名的作品。聖母瑪利亞懷抱著被釘死的基督,基督躺在聖母雙膝間,聖母很年輕,穿著斗篷托著基督。曾經很多人認為聖母的形像太過年輕,但是米開朗琪羅卻表示聖母瑪利亞是純潔、崇高的化身和神聖事物的象徵,所以必然能夠永遠保持青春美麗的容顏。

IMG_1004

聖伯多祿也就是聖彼得,耶穌基督的12門徒之一,也是第一任羅馬主教。尼祿皇帝逼迫基督徒時,彼得在羅馬殉道,他要求把他倒過來掛在十字架上,因為他自覺不配像耶穌一樣被釘十字架。根據天主教會聖傳,聖伯多祿大殿是聖彼得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於此。

IMG_1013

這位仁兄認為去教堂應該要好安靜,但是這裡好吵,所以從頭到尾一臉不爽,實在是太不給上帝面子了,你好歹也是讀過天主教學校的人,給個好臉色是會怎麼樣。
其實我也唸過兩年的天主教女校,每學期一定要上聖經課,而且是校長親自教課,但是我每次都打瞌睡。

IMG_1015

我們光是參觀Vatican City的博物館和大教堂就花了一整天,在往羅馬市中心走回去的路上看見了中華民國大使館,不是辦事處哦,是真真正正的大使館咧,趕快拍照留念。

IMG_1025

大教堂有一個禮拜堂被圍起來,只有要禱告的人才能入內,我還蠻後悔的,應該要去看一下,禱告就禱告,以前唸書的時候也沒少被要求禱告。

我對宗教是保持開放的心態,小學的時候被老師感召學了佛經,中學的時候又跑去天主教學校唸了兩年,到了大學上了一堂宗教學,赫然明白全天下的宗教在千百年光陰轉變下早就人事全非,和最初的意義幾乎都不相同,人類如此的貪婪自私,怎麼可能不會利用宗教來滿足私慾,一次一次的聖戰,一次一次的宗教迫害,滿足的只有人類的慾望,而和上帝無關。從此以後我對任何宗教都沒有興趣。我相信上天主宰者的存在,在不同的文化歷史裡他有不同的名字和稱號,但是我不信任何的宗教團體。每次參觀教堂,讓我感到感動的,只有人類對信仰的貢獻,那是一種信念,一種心的嚮往,才能讓那些人創造出美麗的藝術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rley  的頭像
    Shirley

    Shirley的魚是說院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