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Roman Forum 羅馬廣場的路上已經一路上看到許多古蹟,大部份都是散落在地上,有些看得出來有重建的痕跡,實在搞不清楚羅馬人到底是準備就這麼讓這些碎片繼續四散在地上還是有在慢慢的重建﹖
像這樣,也沒人在工作,但是碎塊又仿彿有組織的排列好,好像隨時可以重新疊起來,可是就這麼擺著到底擺了多久﹖
The Arch of Constantine 君士坦丁凱旋門,左邊就是競技場的入口,右邊往下走是羅馬廣場的入口。我要說的是,羅馬的旅遊地點標示很不清楚,常常搞不清楚入口到底在哪裡,到了入口更不清楚的是快速通道和需要買票的隊該怎麼分辯。
君士坦丁一世在西元312年的米爾維安大橋戰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獲得了勝利,因此建造了這個凱旋門來紀念。
我們入場後又是一陣莫名其妙的走著比較沒人的小路,然後好像就這麼又去爬山去了,直接先上了Palatine Hill。
圖密善競技場stadium of Domitian,讓我想起了馬雅人踢球的球場。
英語裡面的宮殿Palace這個字就是源自Palatium。根據羅馬神話,Palatine Hill是羅馬建城者Romulus and Remus兄弟被母狼發現並哺乳的地點。
兄弟長大後,就選在這裡開始興建羅馬城,所以Palatine Hill是羅馬的起源,這裡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起就有人居住。
這裡有許多古代宮殿的遺址,很多地方往下看,就能看到深入地下數層的宮殿遺址。古羅馬人的建築功力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當然還是有許多四散的碎塊。
遠眺聖彼得大殿。
羅馬市有七座山丘,曾經出現在聖經啟事錄Book of Revelation中的預言。如今這七座山丘,有五座是公園或是其它建築,一座是Capitoline Hill(從羅馬廣場出去後就可以走到Capitoline Hill的後面,進而參觀元老宮和新宮),Palatine Hill則是考古區。
在Palatine Hill的考古區發現青銅器時代的容器碎片,因此推斷羅馬城建城時間大約是在西元前753年。
時間的裂縫。
Domus Flavia 弗拉維安宮.....進來之後才看到有導覽的號碼,是說怎麼我們進來的時候沒看到哪裡可以租導覽啦??!!
Arch of Titus提圖斯凱旋門,紀念在西元70年征服和摧毀耶路撒冷,是說這有什麼好紀念的啦,當年的猶太戰爭可是殺害了許多猶太人,燒燬了許多建築呀。所以至今許多猶太人拒絕從這座凱旋門下走過。走過Arch of Titus就正式進入了羅馬廣場。
這些天參觀下來,古羅馬的建築就是一個字,大。這麼高的拱門,做個夾板上面還夠高多走一排人。
Temple of Caesar凱撒神廟,建於西元前42年,在羅馬元老院追封愷撒為神之後,屋大維為他的養父修建這座愛奧尼柱式的神廟。
古羅馬人真的很好大喜功,紀念建築都蓋那麼高大,趴在地上也拍不完全景。
凱撒祭壇,凱撒火葬的地點。
就是這裡,現在還有人會獻花(丟錢的意思我則是不太明白,類似咱們燒紙錢嗎)。在愷撒火葬的葬禮上馬克安東尼宣讀了凱撒的遺囑。
這些古蹟碎塊就這麼擺在地上,不怕被偷走嗎﹖
一片廣場看過去,都是幾千年的古蹟,巨大的古蹟有欄杆圍起來,小的碎塊就瀟灑擺在地上,旅客累了就坐在石塊上面休息。我坐上去後,覺得自己的屁股好榮幸呀,我坐在幾千年的古蹟上面呀~~﹗﹗
(右邊三根柱子的遺跡) Temple of Castor and Pollux卡斯托爾和波呂克斯神廟,是為了紀念西元前495年的Battle of Lake Regillus而建造。
Castor and Pollux就是雙子座所指的雙生子。
Temple of Saturn農神廟,紀念羅馬的農業之神,是羅馬神話中最古老的神之一。
羅馬廣場是我在羅馬最喜歡的地點,那種滿地都是寶的震撼太讓我難忘了,雖然我知道我不會穿越,但是還是忍不住一直想像,千年前的古羅馬的繁華景象。
羅馬是一個隨便走都會撞到古蹟的城市,現代的羅馬人真的不該辜負他們如此豐富的歷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