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羅馬後的第一餐是隨步經過的pizza店,會選這一家的原因是他們用窯烤pizza,雖然是印度人開的店。
我坐下後菜單還沒看兩個字就跟張老爺說,我們叫一瓶酒吧。
張老爺半晌說不出話,最後說,現在才下午一點。
(下午一點叫一瓶酒是犯法哦﹖﹖﹖﹗﹗﹗)
結果我們只各叫了一杯紅酒。
在意大利吃pizza都是一人叫一個,我們兩個很難一個人包一張,所以叫了一個前菜和一份pizza分,pizza大概是我三張臉那麼大。前菜是生火腿配哈蜜瓜,我第一次吃這個前菜就是在意大利威尼斯,這次來懷念一下。
在Trevi Fountain附近有一家店,是賣火腿的deli,但是有少數座位,也賣酒,菜單貼在牆上,店裡面有一個佈告說明,他們沒有餐廳(有服務生)的執照,所以一切都要客人自助,菜單自己去牆上看,在櫃檯點餐,自己拿餐具,自己去領餐,吃完自己整理桌子。
這裡所有的餐點都是以人頭算,不管你點多少料理,多少人來店就做多少,所以我們兩個人雖然很想試試其它料理,卻還是只能乖乖的點了木板小點,一來就是一大份,兩人吃。
這次終於叫了一瓶酒,才9歐一瓶,不需要懂酒,直接house wine就非常好喝。
我很喜歡歐洲人的習慣,他們對晚餐的定義是放鬆的時間,餐點在精不在多,重要的是要有酒,一邊喝一邊聊天,沒事配一口料理,一吃三四個小時,回家睡覺。
我覺得我好適合意大利,不止一次跟張老爺說,如果川普選上美國總統,我就要搬到意大利賣排骨。
一瓶酒的後果就是喝醉了跑去找小木偶玩。
旅館附近的餐廳,在yelp上面找到的,白天走太多路,沒辦法走太遠,於是就在旅館附近吃。小小的一家餐廳,有一兩桌旅客,其他都是意大利人。我叫了三樣前菜,沒有叫主菜。我很喜歡叫前菜,份量少少但是可以吃到不同的料理。
番茄燴小章魚。醬汁用麵包蘸簡直一絕。
一整顆的朝鮮薊,我在美國吃到的都是醃漬,當然也是有新鮮的在超市販賣,我不會煮,聽說很麻煩,看到有一整顆的當然要來試試,很新鮮,煮的軟軟的,很好吃。
Carbonara最簡單的培根蛋汁意大利麵,但是這種越簡單的在美國越難找到,我在韓劇日劇裡面常常看到,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嘗到。
Vatican博物館大門直直走,走下一個樓梯那條路一直走會有一家三明治店,好像叫Angry Pig憤怒豬,三明治很好吃,只是座位很少。他們的烤乳豬嫩到入口即化。
某天在跑景點的時候發現已過中飯時間,意大利餐廳都有午休時間,我們經過一家三明治店買了一份帶走,還不錯,比在法國吃到的三明治好吃,雞肉嫩,油漬番茄乾很香,就是麵包有點韌,不過意大利麵包都是那麼韌。
也是在yelp上面找到的pizza店,好像不是窯烤,特別的是有非常多不同口味可以選,而且是稱重賣不怕一來一大張,方形的pizza用剪刀剪客人要的份量,可以選不同的口味,烤箱加熱後再給客人。
大概差不多有十多種口味吧,其實不便宜(通常稱重賣的都不便宜),但是可以吃到新奇的口味。
這家紅酒餐廳Cul De Sac一連去了兩晚,價格合理、餐點好吃、紅酒單和百科全書有的比。很熱門的餐廳,大部份都是當地人,服務生英文有限,還是很熱心,會依照客人的預算推薦酒。因為空間不大,客人的外套包包都丟在頭上的網子裡。
我們兩晚都是和別的客人搭檯,大部份的桌子都是四人桌,所以很多兩人兩人的客人要分桌,我是OK,張老爺就有點不樂意,明明香港人也常常搭檯呀,這有什麼好不舒服。
燉牛尾是招牌菜,牛尾軟爛入味,濃厚的醬汁和麵包又是絕配。
烤田螺,蒜蓉醬汁又是和麵包絕配,怪不得意大利人對麵包要求都不高,隨便一道菜的醬汁一抹,再難吃的麵包都能帶你上天堂。
第二晚的紅酒很特別,其實是張老爺點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點了什麼,是帶氣泡的紅酒,不是香檳也不是玫瑰氣泡酒,是帶氣泡的紅酒,me liked it!! 上桌的時候用冰鎮的套子套起來。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油漬番茄乾,我完全愛上了它,我每天吃也可以,吃這個配麵包,我真的可以為了它搬到意大利來。
張老爺點的肉丸,不如說是肉餅,沒有肉腥味,很扎實但是很軟,張老爺很喜歡吃意大利肉丸,他說吃完這個後他才明白在美國吃到的意大利肉丸都是屁。(好啦~都是屁是我說的,他的意思是"這才是意大利肉丸")
到了意大利能不吃意大利冰淇淋嗎﹖意大利冰淇淋Gelato,比一般的冰淇淋少乳脂,糖份比較高,冰淇淋製作中打入的空氣少所以口感扎實,高糖份是為了平衡水份防止冰凍。在美國通常會認為意大利冰淇淋因為乳脂較低所以熱量也比較低,比傳統美式冰淇淋健康,但是其實……糖份還是一樣高呀。但是我這次是療傷之旅,所以管它脂肪還是糖份,猛起來吃。
萬神殿旁邊的一家賣巧克力的店也有賣冰淇淋,對面就是很可怕人多到像領救濟品的金杯咖啡,我買了榛子和核桃口味,一邊看對面的咖啡店滿滿的亞洲旅行團在搶救濟品咖啡一邊吃。
這家冰淇淋是tripadvisor上面第一名的冰淇淋,在隱秘的小巷子裡面,如果不是這次我們有租隨身網路,大概還找不到。
巧克力口味和招牌口味,巧克力口味是我吃過最濃郁的巧克力冰淇淋,巧克力味在口腔內竄,像一顆滑順的黑巧克力慢慢融在口中一樣。
比起法式料理的精細,我更喜歡意大利和地中海料理的爽朗,料理中使用大量的新鮮番茄(tomato is my love),比起奶油更愛用橄欖油,又沒有西班牙料理那麼油(西班牙料理中的橄欖油像不用錢一樣的猛倒)。我真的很認真考慮要搬到意大利來開排骨餐廳,每天關店後去隔壁吃意大利料理配一瓶紅酒。哦~這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