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97年的初夏,Dan姨丈不辭千里的從賓州開車到南卡幫我們搬家,把我們帶到賓州來。之後,我們和矩阿姨住得非常的近,很常見面。阿姨很熱心、無私,什麼事情她都能幫,什麼東西她都能給。從來不和我們計較,也從來不算計什麼。

但是其實,和她相處的我,一直都感到壓力。

阿姨是個非常主觀的人,幾乎到了「她才是對的、她說的永遠是最好的辦法」,而且,熱心的阿姨,也有能力說服人去接受她的想法和方式。

她的出發點,無庸置疑是為了我們好,她怕身邊的人受到傷害或是挫折,所以如果她能讓我們的路走得更順暢,她絕對不會遲疑。

只是,當年17歲的我,卻從她那裡接收到強大的壓力。永遠,我都是聽的份,永遠,我的想法都會被推翻,永遠,最後我都是要去承認,她是對的。

即使有我堅持自己立場的時候,阿姨也能夠說出類似「小孩子讓她去試試好了,不要逼她」這種仿彿從來沒有給過我壓力的話,讓我不知所措,好像我很不識抬舉一樣。

摔跤了又怎麼樣?

繞遠路又怎麼樣?

受傷了又怎麼樣?

難道,我沒有選擇的權力?

再為我好,也請給我,選擇的權力,也請不要忽視我的自主權。

虔誠天主教徒的阿姨,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能讓我「接觸天主」的機會。每個禮拜天她上教堂,也強烈的提議我上教堂。我從在彌撒的時候打瞌睡,到乾脆留在車子裡面看書,她都不死心的推行了至少有一年的這個「讓我得到天主恩典」的計劃。

高中的時候,週末在中文學校教書,當時校長的兒子對我有好感,請「他的爸爸去找我的阿姨來約我」。先不說這個男孩到底吸不吸引我,都大學生的人了居然還要長輩出面幫他約女孩子,對我來說就是直接出局。

所以我跟阿姨說,不要。

阿姨很積極的遊說我,你不試試怎麼知道不喜歡。

我根本想不出話,這種事情,對我來說,從來沒有試試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什麼叫「不試試怎麼知道不喜歡」,愛情對我而言,即使是在懵懂的年紀,也從來不是像一杯茶一樣,可以試試的。

阿姨積極的想說服我,我也積極的拒絕。

最後阿姨說,算了,你這種年紀就算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我了解。

頓時我一邊感到憤怒,一邊又感到哭笑不得,她這是給自己台階下嗎﹖為什麼講得好像很理解我一樣。那剛剛不停的要我「出去看場電影有什麼關係」的人,是誰?

大學的四年,媽媽卸下了陪讀的重擔,回臺灣。我獨自留在美國。阿姨很關心我,幫我搬家,每個月幫媽媽寄生活費給我,還另外給我零用錢。每次放假,也打開大門讓我住在她家。

但是,從她那裡得到的愛,卻被同時從她那裡得到的壓力,一點一滴的消磨。

從一直希望我去讀教育系當老師,到因為我穿低腰褲她覺得很低級所以寫了一封好長好長的信勸我,到媽媽同意我和大頭同居,她打長途電話哭著說這不可以。

她一直都堅持自己的觀念,用自己的立場去分對錯,並且認為他人應該接受。

阿姨會故作輕鬆的說,沒關係,那跟我沒關係,你們做什麼都可以。

但是其實,她非常在意。因為太關心了,所以太在意。在意到,她好像恨不得能幫我們過日子。如果她覺得幫不到我們(就是我們不走她指引的路的時候),她會很鬱悶,寢食不香。誰都看得出來。

去年阿姨的公司轉讓,整個過程對公司的員工密而不宣,直到事成後才和員工宣佈,三天後新公司來面試。

阿姨覺得,她真的努力的讓每個員工都得到最大的機會保住工作。我相信是真的,她一定和新公司極力爭取,因為她對大家都有深厚的感情。

但是,員工,應該有選擇權。

那選擇權被阿姨的愛拿走了,阿姨幫他們都做了選擇,和新公司面試。

新公司不是不好,新公司很大很好,結構很完善,工作程序很有系統。大家在新公司都很開心。

沒有人不領受阿姨的好意,但是,這不代表,當初阿姨的處理方式是正確的。

明珠阿姨說,矩阿姨很傷心。

難道我們不傷心嗎。

造成現在這種,感恩節大頭想避開、聖誕節阿姨說不過、新年好像沒發生、表妹來訪我完全不知道的情況,難道都是因為,我們不appreciated阿姨﹖

我懂得你的愛,我感激你的關懷,我謝謝你為我們做的一切,但是,請理解我們的立場和想法,好嗎?

不可以,老是要求別人去理解你,但是卻不願意理解對方。

很多時候,不是一定要誰去遷就誰,誰照誰的方式做。很多時候,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個人有個人的做法,也是很和諧。

明珠阿姨因為交了男朋友,而受到姨媽們的質疑甚至指責,矩阿姨也一年沒有和明珠阿姨說話。

在異鄉,那是多麼痛苦的事情。明珠阿姨,說著說著都要哭了。

而我現在,似乎,也陷入了那樣的困境中。我很在意,老實說我很不爽。我做錯了什麼嗎﹖但是,我不會因為那而寢食不安,因為,我不想活在老是要去在意別人想法的日子裡。

我的個性,其實和矩阿姨,很類似。我一直不知道,直到四年前回台北,國中時候的同學笑鬧著說往事,你就很主觀,每次都給人家很多選擇,但是最後又一定要別人選你覺得最好的。

那瞬間,我驚駭到心碰碰亂跳。原來,我也是那樣的人。

我不要,我不喜歡。我不喜歡被逼迫,我也不要讓自己變成那種人。

所以回來後,我慢慢的嘗試告訴自己,少說一句。

當我有很強烈的觀感,想要去說服他人照我的話做的時候,我嘗試著閉嘴。

我努力的問別人,那你覺得該怎麼樣﹖那你想要怎麼做﹖

然後,我去調整我的觀念。

我不想要活得像矩阿姨那麼沉重和負擔,我不要老是去幫別人動腦筋。所以,我讓自己不要那麼主觀。

就算主觀,我也放在腦子裡面。

反正我很容易釋懷,很多事情我睡一覺就完全忘記了,那麼,我多等一分鐘,忍著不說話,就不會造成別人和自己的壓力。

我學習著,對別人的事放開手。

我不想因為自己的主觀,而折磨身邊的人。即使我覺得,我是對的,但是,很多事情,無關對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rley  的頭像
    Shirley

    Shirley的魚是說院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