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在維也納的青年旅館是Wombat's City Hostel在維也納最新的地點,就在Naschmarkt納緒市場旁邊。一整棟都是屬於青年旅館的,一樓有櫃檯和酒吧,地下室有洗衣房,樓上是住房,而且有兩道門,所以很安全安靜。

我沒有拍房間裡面,因為到達的當天實在太生氣又疲勞,忘得一乾二淨。不過和他們網路上的照片是一樣的,完全一樣。我們是住兩人房,他們的房間不管是幾人房都有浴室,不用到走廊上和別人擠。

http://www.wombats-hostels.com/vienna/the-naschmarkt/

而且最棒的是,我們的房間打開窗戶就是青春派大樓。在Naschmarkt旁的兩棟大樓,是由建築大師 Otto Wagnern所設計「青春派大樓」(Majolica)。

左邊帶有粉紅色的「馬約裡卡屋」是用瓷磚拼貼成花卉及植樹紋飾的建築,右邊金色的大樓是以女神頭、棕櫚葉、籐蔓裝飾的圖案,其中的圓形雕飾則出自Koloman Moser。

這兩棟建築物都在1898到1899年完工(不得不讚嘆,以前人沒有電腦和現代化工具,但是完工速度比現代還快)。建造時是出租公寓,公寓外牆的雕塑細膩,鑲嵌的工夫不凡,是青春派具代表性的作品。

 我一直沒和大頭說外面那兩個建築有多麼厲害,我想他也沒興趣,而且我不認為他會注意到這兩棟華麗的建築物,雖然他每天都要看看窗外。

 

在這裡要先說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我們的旅館地點非常便利,但是,我們卻在最後一天晚上才醒悟到底有多麼便利。旅館一出來左手邊,就是一家超市,我們不知道﹔然後同樣的方向走一個路口就是一個地鐵站,我們不知道。我們因為是從另一個方向來的,停車也是走那個方向,所以就一直沒注意一條路往下走,是多麼的柳暗花明。我們每天都很辛勞的走十分鐘的路去卡爾教堂搭地鐵,明明我們旅館出來一分鐘就是一個地鐵站

到了地鐵站先買票,因為我們停留超過兩天,加上會參觀一些景點,所以買維也納卡Vienna Card,要注意的事,賣票窗口的人不見得會仔細聽客人的要求,一開始只給我們維也納交通卡,是有分不同時間的 (24 hrs or 48 hrs),但是維也納卡只有一種,一馬當先去買票的大頭,根本也不知道分別(因為資料沒看咩,cow),差點就買了交通卡,我在旁邊趕緊阻止說,我們是要買Vienna Card,窗口的員工才換給我們。

我們先去中央咖啡館吃早餐,地鐵站一出來是一個教堂,恕當時餓到前胸貼後背的我沒有心思去了解這座教堂的故事,我很無禮的經過它,沒有一絲留戀。

很快的就找到了咖啡館。

我發現在歐洲很多餐廳和咖啡館都是沒有人帶位,客人進去看到有空位就自己坐,厲害的服務生會記得誰有點餐誰沒點餐。不過在中央咖啡館這種觀光客多的地方,就要人帶位。我們坐定後,開始看菜單,裡面有飲料和餐點,櫃檯上也有蛋糕和麵包。

我決定點蛋糕,很笨,因為我明明很餓。蛋糕櫃裡面色彩繽紛,但是我想說的是,歐洲人,或是靠近德國國家的甜點,對我來說都太甜了。



大頭的早餐,鮭魚早餐盤,頗大一份。

 一杯咖啡配一塊克林姆蛋糕,看上去多麼悠閑呀。(根本不夠呀~~~我當時在想什麼)

 

咖啡館空間寬廣,週邊是舒適的沙發座,中間則是小檯桌。裡面有巨大的西西皇后和法蘭茲國王的畫像。

服務生都是穿著體面的西服。舊時代的咖啡因為價格昂貴加上口味不普遍,為了吸引顧客上門,就在咖啡館放報紙讓客人免費閱讀,漸漸的就變成了傳統。這裡的報紙還是用報紙夾掛起來。

1860年開始經營的中央咖啡館,是許多名流和藝術家留連的地方。奧地利的詩人Peter Altenberg最喜歡的地方也是這裡,他每天在同一個位置上喝咖啡、創作、聊天,連通訊地址也是在這裡,據說,他也是在這裡去世的。當時的人們提起他,總是說「如果他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他去世後為了紀念這個咖啡館的忠實顧客,特地做了一個模型在他最愛的座位上 (就是一進門,我有點懷疑那真的是他的座位嗎﹖就一進門耶)。

 

另外,咖啡館的廁所很乾淨,在歐洲能用免費洗手間就趕快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rley  的頭像
    Shirley

    Shirley的魚是說院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