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chmarkt到了禮拜六的早上,就會變身為跳蚤市場。從我們的窗戶看下去,晚上空曠的市場排得滿滿的箱型車。
攤子上面都是看起來就很古老的物品。不是我說,歷史悠久的國家就是不一樣,美國很多local的跳蚤市場都充斥著大陸製造的廉價裝飾品,一點樂趣都沒有。要去真正的古董跳蚤市場,還得找一找。
黑膠唱片。這個美國倒是很多,但是播放的留聲機機器比較難買。
也有很多服飾,二手貨或是便宜貨都有。我看舊東西看得心癢癢,但是身上沒有現金,好遺憾的離開了。烏龍的是,其實我隨身攜帶的護照裡面夾了五十塊歐元,我忘的精光,晚上回到旅館後收拾行李才發現,咦,原來我有錢耶。
另一邊是市場,新鮮的蔬菜水果和香料。
我們買了土耳其烤肉當早餐。台灣普遍稱為沙威瑪shawarma,但是在美國我一直找不到沙威瑪,後來才知道在美國是用kebab這個名稱,kebab或是kebap是土耳其語裡面烤肉的意思,所以在美國吃kebab不見得都是旋轉式的烤肉,更多時候是烤肉串。奧地利也是用kebap而不是叫沙威瑪。
邊走邊吃,我們兩個人分一個,很香,肉很多汁,加了很多生菜絲,很健康的一餐。
維也納分離派大樓,Vienna Secession 維也納分離派是克林姆和其他藝術家在1897年成立的組織,該大樓也是當年建立。分離派也稱為新藝術派,是因為反對當時維也納保守的學院派而成立的。
進教堂要付費買門票,我就沒有進去。我不是很懂進教堂要買票的意思,如果是參觀教堂附設的例如人骨塔或是花園,那我可以接受,但是教堂本身要收錢卻是我怎麼也無法理解的,神的殿堂,不是應該開放給任何人嗎? 因為我是觀光客,所以要收錢?
維也納的地鐵,門是要自己去拉門把才會開,公車或是電聯車則是有按鈕,反正沒人上下就不必開門,很省電的一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