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Cooking Pot (8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感恩節和聖誕節這類西方人的節日,我一向都喜歡和阿姨過。姨丈是西方人,過西方節日很正統,十多年下來,我也習慣了去期待這些節日和阿姨準備的大餐。
大頭家則不同,全部都是香港移民,這些節日不過就是「放假」,他們也不愛西式料理,放假了去吃川菜比吃火雞更對味。但是我真的不喜歡在該吃火雞的時候吃辣子雞丁。所以這類西方節日,我都堅持,我想去阿姨家過。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料理有一款牡蠣土手鍋,將味增塗在砂鍋上,然後放上蔬菜和牡蠣同煮,味增慢慢的在煮的過程中融進食材裡,據說滋味鮮美濃厚。

我這個砂鍋是大頭媽媽從香港搬來給我們的,用來煮港式燒臘飯一絕,就是清洗比較困難,我很少用,上次用來煮白米做上海菜飯,砂鍋煮出來的飯味道真是不同凡響。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遊前的一個星期,每天晚餐該吃什麼總是讓人傷腦筋。
不想多煮新菜,但是也沒有多少舊菜能吃。靠著剩下的儲量變花樣,發現還是西餐容易料理些。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沒去看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部落格,自從她開始用錄影代替文字,我在公司無法看(在公司開speaker學煮菜有點太過份),就很少拜訪,後來發現她的臉書,大部份是
照片很簡單的文字敘述,大致摸索一下,還是讓我學了一些新菜。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大頭家人吃飯,住在城內老人公寓的四伯突然拿出超級大一盒的乳酪給我們,我原本說不要請他們自己留著吃,但是四伯說他們有了,大頭又一副隨便呀,我就拿了。後來才知道,是他們老人公寓的贈品,常常會贈送老人牛奶乳酪這些營養補充品,沒有記名,隨便老人住客去拿,張四伯秉持著不拿白不拿好吃道相報的態度,一個人居然拿了好幾份,分送給家人。
(老實說我不是假清高,但是這種福利贈品,你不付錢一定有別人付錢,你多拿一份,就少一份給別人,如果不缺,何必要去拿這種本來不是給我們的東西。)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時鬼迷心竅買了鬆餅機,而且要能翻轉的,買回來沒用過幾次。原因是大頭老爺週末早上只愛吃泡麵,我一次翻個五六片鬆餅,根本吃不完。

後來發現,我何必一次做那麼多,鬆餅粉盒上面的做法將用料減半,做我自己吃的份量就好啦。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失戀巧克力職人裡面的惡魔人妻沒事就跑去對她無限幻想的巧克力師傅那裡說要買橙皮巧克力,還加上一句那個好好吃。

讓我對她口中的橙皮巧克力也出現了幻想無限。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的好朋友,潔怡小姐有身了。

她不准我在臉書上面張揚,所以我只好在部落格上面默默的幫她慶祝。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幾個月在修整廚房,從地板開始到油漆,全部都要更新。為此,我已經好久沒有好好的煮一頓飯了。

雖然需要煮晚餐的時候會抱怨,但是無法煮的時候又很想念。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法國吐司是英文French Toast翻譯而來,在法國是叫Pain Perdu。法國吐司的食譜最早出現在五世紀的拉丁食譜裡面,麵包浸在牛奶裡面,稱之為Aliter Dulcia,意思是一份甜點。之後在十四世紀的德國食譜裡面出現,稱之為Arme Ritter,意思是可憐的騎士。在瑞典挪威一帶也將法國吐司稱為可憐的騎士。在十五世紀的英國食譜裡終於出現了pain perdu這個名稱,意思是消失的麵包或是沒用的麵包,可能來自於指不新鮮的麵包。切片的麵包浸濕在混合了蛋液牛奶的液體裡,然後兩面煎黃後,灑上糖粉果醬一起食用。放置了一天,不新鮮的變硬的麵包,才能在吸收了液體後不會軟爛而解體,因此做法國吐司最好的麵包就是不新鮮的麵包啦。

小時候,爺爺最愛做法國吐司。週末的早上,如果沒有早餐,爺爺就會說,你要不要吃法國吐司﹖我做給你吃。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班尼迪克上的那顆半熟水波蛋真是讓人念念不忘。到底要怎麼煮才好吃?

在網路上看到簡單教學,用湯勺就好啦,這容易呀,我也來試試。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不比臺灣,早餐店燒餅油條店林立,隨時都能買到新鮮的荳漿。

以前會去買罐裝豆奶,口味和臺灣的荳漿少許不同,之後慢慢少喝罐裝飲料,就去中國城的杏花村買他們自製的荳漿,只是一買都是一大罐半加侖,大頭老爺不幫忙,我一個人喝兩個星期也喝不完。荳漿容易壞,我消耗不了,只好少買。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開年~~~當然也是要吃好的來慶祝一下啦。

1-1-13 brunch 01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跨年的晚餐,不過,我什麼時候會因為跨年而興奮,還不都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看幾萬人在冷風中等大球掉下來,然後我穿著睡衣等睡覺。

只是說,我放假,所以很有時間的跑去買菜,一個人買東西就是很容易和自己心裡的小聲音說話,猶豫不決,最後買一堆平時不會買的東西回來。三十一號早上送Dusty去醫生那裡檢查,然後自己就跑去超市買了十幾年來沒買過的一塊鱸魚,一塊就$11美金,還買了半磅干貝,稀裡糊塗的回到家,攤了一臺。從冷凍庫拿出來上個星期大頭看到就不肯走,一定要買回來的冷凍龍蝦尾。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感恩節一直到跨年,在美國是所謂的節日期 holiday season。我的老闆好,在聖誕和跨年這一個禮拜,讓我們公司幾個女生輪流放假,所以我的假日也比較多。

既然放假,在家睡到自然醒,抓抓頭賴賴床都接近中午了,於是準備了簡單的早午餐充飢。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誕那天,我原本準備烤雞,結果,那雞,怎麼烤都不金黃香脆,我的聖誕大餐以失敗告終。

不死心,我決定要再挑戰大餐,這次改做豬排。在網路上看來看去,蒐集了一些搭配,在二十七號的晚上摩拳擦掌。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美國住了十幾年,每個住過的家裡都是用電爐灶來煮食。電爐灶沒有明火,傳熱慢,也沒有後勁,做起中華料理,怎麼都沒有快炒的味道,而且很多食材因為鍋不夠熱,很容易黏鍋,黏在鍋裡的食物容易焦,對身體不好,鍋子也難清洗,像有一層防沾黏的鐵氟龍的鍋子,那層teflon只要稍微剝落,鍋子必沾的亂七八糟,更壞的是,teflon遇到高溫會產生毒性,在爐灶上繼續煮食開始沾上焦掉食物的鍋子,溫度很容易就到達危險的高度。

所以這一年,慢慢的在淘汰那些有鐵氟龍的鍋子,只要開始沾黏,就丟掉,買全不鏽鋼的鍋子。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煮了一鍋的意大利麵肉醬,吃三天還銷不完,不忍心再讓老爺繼續吃同樣的晚餐,絞盡腦汁,該如何解決呢﹖

在超市買到小小的已經切片的法國麵包,放上意大利麵肉醬,疊上乳酪,放進烤箱,等到肉醬熱了,乳酪也融化了………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間上班日,回家打開冰箱,赫然發現蝦米都沒有。

匆忙的將原本留給Dusty的去骨雞腿肉用滾水燙熟後拉絲,一顆洋蔥和紅椒炒熟炒軟,毛荳燙熟。煮好麵,放上準備好的材料,醬油+醋+一點砂糖+麻油混合好的醬汁淋上,簡單單的涼麵端給老爺品嘗。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從一個臺灣美食作家(??)的部落格上看到的,名字是Joanna,部落格網址不記得了,我常常上yahoo亂逛,到處點食譜,看到喜歡的就印出來,不會去記網址。

我喜歡BBQ的酸甜辣,材料中有我喜歡的番茄,看到食譜躍躍欲試,家裡有買了留給Dusty少爺的雞腿肉,借了一份(反正他也不知道),某天晚上吃完晚飯便開始試做。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